首页

优美之家在线视频

时间:2025-05-27 19:37:30 作者:中国驻柬埔寨大使汪文斌:现在正是来柬旅游的好时机 浏览量:90617

  中新网金边5月26日电 题:中国驻柬埔寨大使汪文斌:现在正是来柬旅游的好时机

  中新网记者 杨强

  为期两天的2025“中柬旅游年·水韵江苏”快闪活动5月24日至25日晚在金边步行街举行,两国艺术家表演的节目吸引众多本地民众和外国游客。“现场气氛非常热烈,柬埔寨旅游部大臣和中国驻柬埔寨大使都来了。”扮演中国孙悟空与柬埔寨哈奴曼精彩互动的中国年轻艺术家黎明说。

  作为“中柬旅游年”系列重点活动之一,上述活动旨在通过丰富的演出形式,展示两国独具特色的文化风情,增进彼此民众相互了解和友谊。黎明26日对中新网记者说,“中柬‘猴王’金边相遇给现场各国观众带来惊喜,这场未经排练的即兴对话,注定成为我艺术生涯中最难忘的记忆。”

5月24日晚,中国驻柬埔寨大使汪文斌(后排左二)、柬埔寨旅游部大臣胡哈(后排右二)在金边步行街观看表演节目,并与两国艺术家合影。中新网记者 杨强 摄

  此前,一个来自中国的大型旅游团现身于23日在金边举行的“中柬旅游年”开幕式暨“水韵江苏-多彩高棉”专场文艺演出现场,这标志着两国旅游合作进入新阶段。柬埔寨副首相兼内阁办公厅大臣翁赛维索表示,“奇迹王国”已经做好准备,热情欢迎中国游客和投资者的到来。

  他说,柬埔寨旅游业的未来离不开中国游客和投资者的支持。柬方将通过提升服务质量,丰富旅游产品,实施电子入境和签证等新政策,为包括中国游客在内的国际游客提供便利。

  旅游业是柬埔寨重要支柱产业之一,2024年贡献约9.4%的国内生产总值,创造大量直接和间接就业机会。官方报告显示,今年前4个月,柬埔寨共接待国际游客240万人次,同比增长14%,其中中国游客超过38万人次,增长49%。

  新冠疫情发生前,中国长期是柬埔寨最大游客来源国。疫情后,中国游客来柬数量呈现积极复苏势头。柬埔寨正着力推动创新型旅游产品开发,并筹办柬中国际旅游音乐节、柬中友好旅游使者互访计划、柬中美食推广等系列活动,吸引中国游客与投资者赴柬旅游兴业。

5月24日晚,一名当地小女孩在金边步行街市集摊位上与中国大姐姐合影。中新网记者 杨强 摄

  世界这么大,旅游胜地那么多,为什么要选择来柬埔寨旅游?一直致力于促进两国双向旅游市场发展的中国驻柬埔寨大使汪文斌说,至少有三个理由:柬埔寨拥有独特而丰富的旅游资源;中柬友好深入人心;“中柬旅游年”的举办将为中国游客赴柬旅游带来更多便利。

  汪文斌在“中柬旅游年”开幕式上表示:“现在正是来柬旅游的好时机。”24日晚,他和柬埔寨旅游部大臣胡哈在金边步行街与市民游客共同体验中柬文化魅力,还一同乘坐双层观光巴士,欣赏湄公河和皇宫一带夜景。

  柬埔寨官员期待柬中两国航司开通更多直达金边、暹粒和西哈努克港直航航班。本月18日,由苏南瑞丽航空执飞的无锡往返西港直航航班复航,这是疫情后中国航司恢复飞行西港的首个航班。随着德崇国际机场年内开通运营,两国游客双向奔赴的空中走廊更加宽广通畅。

  柬埔寨国家航空金边分公司副总经理常若兰说,柬中双方鼓励两国公民到对方国家旅游,支持增加柬中客货运航班数量,柬国航将积极扩大柬中两国航点,为两国人员往来创造更多便利条件,让两国民众越走越近、越走越亲。(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浙江绍兴稽中遗址发现越国大型建筑基址

吕从民介绍说,自中国空间站建造以来,空间应用系统已上行载荷及实验样品近1.8吨,随载人飞船返回6批次近百件样品,重量近100公斤,样品主要包括金属及合金材料、功能晶体、非金属复合材料等材料样品,以及细胞、蛋白质、植株等生命实验样品。

中国戏曲文化周在京启幕 戏曲与灯会打造国庆视听盛宴

芬太尼不是中国的问题,也不是中国造成的问题,但我们没有袖手旁观,愿意向美国人民提供帮助。旧金山会晤以来,中方言出必行,中美禁毒合作取得了进展,中方也为此作出了巨大努力。美方应对等解决中方关切。

广州地铁正建设19条线路 总里程年底将突破700公里

3月21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中央气象台发布重要天气提示:监测显示,3月以来,江南大部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3~7成,黄淮、江淮偏少8成以上。预计22日夜间至25日,南方地区将出现今年首次大范围较强降雨和强对流天气过程,此次过程对农业蓄水有利,但需警惕局地湿渍害和风雹灾害。

《大美云南》:“活·力”

“人就住在林子里,农民基本上就是和林子打交道。”“林地面积占了那么多,当地居民是‘靠山吃山’,并且很多林地和耕地是交接的,在面、线上分布得都比较广。”毛某向记者坦言,确实没有办法在每一个地方都能确保人不和动物见面,想要做到这点比较难的。

全国两会经济关键词,统一战线如何“动”起来?

“总书记要求‘切实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这让我们每一个农业科技工作者深感重任在肩。”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研究员徐冉说,“有好豆种才能种好豆。‘齐黄34’已接连打破多地大豆高产纪录。下一步,我们还将挖掘‘齐黄34’的高产、耐盐基因,充分挖掘潜力,更好地服务大豆生产。”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